珍愛生命 預防溺水——夏季防溺水安全知識
進入夏季,天氣轉熱,因玩耍、游泳、洗澡等引起的市民溺水事故也不斷發生。為有效預防市民溺水事故的發生,區紅十字會收集了若干防溺水安全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游泳小常識: 1、學會游泳。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學會游泳,至少具備了自我保護,水中求生的能力; 2、太飽或太餓的時候都不適合游泳,游泳時間最好選擇在飯后一小時左右; 3、疲勞或生病的時候也最好不要游泳; 4、出現大風、雷暴天氣時不要去游泳; 5、在下水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活動; 6、未成年人最好在成年人陪伴下,去有專人看管的、設施良好的游泳池游泳; 7、嚴禁擅自到江、河、湖、塘、水庫等地方去游泳; 8、在不熟悉的水域,嚴禁跳水,也不要做長距離的野泳,防止體力不支,出現意外。 二、游泳中緊急情況的自救互救 1、水中抽筋自救法 (1)對于手腳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則可將手握拳,然后用力張開,迅速反復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 (2)若是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并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采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2、水草纏身自救法 江、河、湖、泊近岸邊或較淺的地方,一般常有雜草或淤泥,游泳者應盡量避免到這些地方去游泳。如果不幸被水草纏住或陷入淤泥怎么辦呢? (1)首先要鎮靜,切不可踩水或手腳亂動,否則就會使肢體被纏得更難解脫,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2)用仰泳方式(兩腿伸直、用手掌倒劃水)順原路慢慢退回。或平臥水面,使兩腿分開,用手解脫; (3)如隨身攜帶小刀,可把水草割斷,不然試試把水草踢開,或象脫襪那樣把水草從手腳上捋下來。自己無法擺脫時,應及時呼救; (4)擺脫水草后,輕輕踢腿而游,并盡快離開水草叢生的地方。 3、發現溺水者時的互救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專業人士入水營救應該要從后面接近落水者,抓住落水人員的下巴,使落水人員仰面,讓落水人員的頭靠近自己的頭,并用力用肘夾住落水人員的肩膀,采取仰泳的方式救助落水人員。 專家提示,入水施救是難度極高的且極其危險,未成年人和非專業救援人員,不提倡入水施救! 三、對心臟驟停的溺水者進行急救 溺水致死的主要原因,通常是水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對心臟驟停的傷員,時間就是生命,救護員要抓緊急救黃金4分鐘實施心肺復蘇(CPR)。 1、評估環境、做好防護、表明身份 2、判斷意識、高聲呼救 3、將溺水者翻轉成仰臥位,平躺在堅硬平面上 溺水者如為俯臥位或側臥位,應迅速在溺水者身體一側,一手固定其頭部,另一手固定其一側腋下,將溺水者整體軸向翻動成仰臥位。避免其身體扭曲、彎曲,以防脊髓損傷(如懷疑溺水者已有脊柱損傷,則由專業醫護人員來施救)。利用5-10秒鐘掃視溺水者胸、腹部有無起伏判斷有無呼吸。 4、實施心肺復蘇 對無意識、無效呼吸者,清除口腔異物,并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1)人工呼吸技術要點: 采用壓額提頦法打開呼吸道,捏緊溺水者鼻孔,救護員嘴巴包住傷員的口唇,進行2次口對口吹氣。同時觀察胸廓的起伏,緩慢吹氣超過1秒鐘,避免過度通氣。 (2)胸外心臟按壓技術要點: 按壓位置:胸部中央,胸骨下1/2段,兩個乳頭連線正中間位置。 按壓手勢:救護員上身前傾,雙臂垂直,兩臂肘部伸直,以髖關節為軸,用上身的力量,將患者胸骨向脊柱方向按壓,按壓后即完全放松,使胸廓充分回彈。放松時手掌不離開胸壁,并重復按壓和放松的動作。胸外按壓每個回合按30下。 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 按壓深度:救治8歲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按壓的深度至少為5厘米,但不要超過6厘米。兒童按壓深度胸廓前后徑的1/3(約5厘米),嬰幼兒用手指下壓深度約為胸廓前后徑的1/3(約4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