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事故如何預防和急救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灘陳毅廣場發生擁擠踩踏事故,截至2015年1月2上午,已經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年輕鮮活的生命轉瞬即逝。人的生命是最可貴的!為逝者哀悼的同時,我們反思;如何更有效的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一旦發生踩踏事故,我們該如何自救和互救?
一、什么樣的情形易發生踩踏事故
1.人多是發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常發生于學校、車站、機場、廣場、球場等人員聚集地方;發生的時間常見于節日、大型活動、聚會等等。
2.當人群較為集中時,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來系鞋帶),后面人群未留意,沒有止步,發生踩踏。
3.人群受到驚嚇,產生恐慌,如聽到爆炸聲、槍聲,出現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
4.人群情緒因過于激動(興奮、憤怒等)而出現騷亂,發生踩踏。
5.因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多擁擠處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集中而踩踏。
二、發生踩踏事故的預防和自救方法
遭遇擁擠的人群怎么辦
1.發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邊有商店、咖啡館等可以暫時躲避的地方,可以暫避一時。切記不要逆著人流前進,那樣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穩住雙腳。切記遠離店鋪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
4.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5.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例如路燈柱之類,待人群過去后,迅速而鎮靜地離開現場。
出現混亂局面后怎么辦
1.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現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2.此時腳下要敏感些,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因素。
3.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當帶著孩子遭遇擁擠的人群時,最好把孩子抱起來,避免其在混亂中被踩傷。
5.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經發生該怎么辦
1.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后,一方面趕快報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老人、兒童及婦女的原則。判斷傷勢的依據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
3.當發現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心肺復蘇(CPR)開展急救。
開車時遇到擁擠人群怎么辦
1.切忌駕車穿越人群,尤其是群眾情緒憤怒、激動或滿懷敵意時。因為如果人群發動襲擊,打破窗門,翻轉汽車,自己可能受重傷。
2.倘若自己的汽車正與人群同一方向前進,不要停車觀看,應馬上轉入小路、倒車或掉頭,迅速駛離現場。
3.倘若根本無法沖出重圍,應將車停好,鎖好車門,然后離開,躲入小巷、商店或民居。如果來不及找停車處,也要立刻停車,鎖好車門,靜靜地留在車內,直至人群擁過。
不慎倒地時的救命姿勢圖
1.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頭部。
2.不慎倒地時,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臟器,側躺在地。
3.在擁擠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撐開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
三、如何對他人實施急救
1.踩踏事故發生后,一方面趕快報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老人、兒童及婦女的原則。判斷傷勢的依據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
3.當發現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實施CPR(心肺復蘇)開展急救。
四、如何對兒童開展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永不停止,要結合時事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比如本次上海外灘事故后,及時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2.用講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講解踩踏事件可能發生的因素,讓孩子從小形成危險意識,自覺遠離人多擁擠的地方,減少踩踏發生的幾率。
3.教育孩子要熟悉所赴區域內所有的安全出口。
踩踏事件,重在預防
當有人跌倒的時候,周圍看到的人們的第一反應至關重要。如果知情人能迅速反應,有組織地維持現場秩序并告知他人,可能就不會造成嚴重的踩踏事故。
但人們絕大多數對于災難的防患意識非常薄弱,而警覺性差的人一旦遇險,第一反應是大腦空白,什么都不會做,甚至由于驚慌做出更危險的舉動。911時順利逃生的人除幸運外很多都具有高于常人的危機意識。
所以,安全教育和急救技能,請從我們每個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