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白衣天使點贊!黃巖又一75后醫生捐獻造血干細胞
經歷了4天9次動員劑的注射,9月28日,臺州市黃巖區寧溪中心衛生院副主任醫師盧林森在浙江省中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成功捐獻28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他也成為了黃巖區第13例、浙江省第61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今年42歲的盧林森一直以來熱心公益,2016年,在一次獻血活動中,他主動填寫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書,加入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隊伍。“那次是單位組織獻血,區紅十字志愿者在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我就決定多留取10毫升的血液,放進中華骨髓庫里隨時準備配型?!?/span>
去年12月,盧林森接到了區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作為醫生,盧林森知道配型成功率很低,但他還是愿意試一試。“萬一配型成功,給患者帶去的可能就是活下來的機會,也能挽救一個家庭?!碑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問盧林森是否同意捐獻時,他甚至沒有多加思考,只蹦出了四個字——“必須要救!”
9月28日上午8點10分,盧林森開始采集,妻子陳曉莉在一旁默默陪伴。“我一開始以為捐獻對身體有損害,并不支持他捐獻,但是他很堅持,一直和我科普醫學專業知識,我才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對捐獻者身體安全無害、又能救人。”
下午1點左右,歷經4個半小時,盧林森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為遠方的病患送去“生命火種”,這可能也是臨近國慶給這位病患最好的“禮物”。他說:“雖然我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看過了太多的生生死死,悲歡離合,我希望自己在業務上能幫助到患者的同時,個人也能盡一份綿薄之力,為患者帶來希望,同時祝愿他早日康復!”
有緣的是,同一天的同一病房內,來自義烏的姑娘也在捐獻造血干細胞,他倆是救人路上的“戰友”。義烏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羨慕地說:“你是省第614例,6月14日剛好是ABO血型發現者——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生日,特別有紀念意義?!?/span>
區紅十字會副會長周宣剛說:“我區目前共有13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其中有7例是醫務工作者,醫務工作者捐獻比例極高,為白衣天使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