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宋蜀明為香港同胞捐獻造血干細胞
中華骨髓庫涉外供者服務部劉部長為捐獻者宋蜀明(右)頒發榮譽獎牌
中華骨髓庫、浙江分庫工作人員與捐獻者合影
“這個年齡能夠配對成功并捐獻,我感到很興奮。”宋蜀明如是說。9月6日,今年52歲的宋蜀明在北京為香港一位28歲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我省第8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涉外捐獻第5例。他成為目前我省年齡最大的一位捐獻者。
“社會需要有更多的好心人去幫助白血病患者,特別是這些可憐的孩子!”在醫院住了一周,看到同層其他病房里有好多剃著光頭,戴著口罩患有白血病的孩子,宋蜀明很有感觸。因為是涉外捐獻,宋蜀明被安排在北京道培醫院進行捐獻。北京道培醫院是中華骨髓庫定點的造血干細胞采集醫院之一,以診斷和治療血液系統疾病著稱的專科醫院。
9月6日上午11點至下午4點,經過5個小時的循環采集,宋蜀明的199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逐漸注滿了承裝血液的袋子。
宋蜀明是德清計劃生育指導站的一名醫生。早在2004年,他在報紙上第一次看到了有關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宣傳報道,對醫學知識有一定認識的他,知道造血干細胞捐獻對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意義,他立馬買了去湖州的汽車票,參加了捐獻造血干細胞采樣入庫活動,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
2011年3月,正在上班的宋蜀明接到了來自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他和一位患者初配上了,問他是否愿意捐獻?是不是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了,我愿意捐獻。”宋蜀明毫不猶豫的給了明確的答復。
7月,宋蜀明成功通過了高分辨檢測和體檢的環節,最終確定為那位患者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
8月31日,宋蜀明夫婦在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入住道培醫院后,宋蜀明先接受了四天的動員劑注射,目的是將造血干細胞從骨髓中游離出來,釋放一定數量到血液中。平時愛吃川菜和喝點小酒的他,也早在接到初配電話后,就開始忌口,這幾天更是吃得非常清淡,為造血干細胞的成功采集做足了準備。
順利完成捐獻后,一直陪伴宋蜀明身邊的妻子總算松了一口氣,笑著說: “畢竟一把年紀了,要說一點擔憂也沒有,那是不可能。但是我想, 能夠配對成功是很不容易的,別人的生命需要他來挽救,這時候,我們只有把擔憂放在一邊,我為他感到驕傲!”
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年齡限制是55歲,因此52歲的宋蜀明成為我省目前年齡最大的一位捐獻者。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醫院醫生都特別注意他的身體狀態,叮囑他多吃些有營養的食物,補充鈣質,多休養身體。
“現在身體各方面狀況都感覺良好,沒有什么不適。 ”宋蜀明的語氣挺輕松,“有那么多人都在苦苦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有的人等到了,而有的人還沒來得及等到,生命就要凋零。”目前社會上很多人對造血干細胞捐獻還并不十分了解,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能夠帶動更多人關注捐獻造血干細胞公益事業,踴躍加入捐獻者行列,讓志愿者的隊伍越來越龐大,為更多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我們祝愿這對善良的夫妻好人一生平安。(賀佳晶 )